繁体版 | |
「如果基督的救赎包括医治,那么凡信主得救者也都该得到医治,但显然有许多爱主的基督徒(包括提摩太,甚至保罗)并没有病得医治。可见灵魂得救和病得医治是两回事,前者是基于基督已付清赎价的事实,故信者皆能有分;后者则是基于神的意愿,不是信者可以任意支取的,所以不是人人有分。」 这样说可以轻易解释为何不是信者都得医治,但会削减人得医治的信心,以致不易见到神迹。事实上,二十世纪初爆发的神医运动,就是当人体认到医治也是救恩的一环时,就大量经历到医治的神迹。我们因此可以放胆「宣告」、「支取」主所成全的医治,而非没有把握、弱弱的「祈求」神施恩医治人。 主既承担了我们的罪,自然也就承担了罪的产物:疾病和咒诅。 「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,说:他代替我们的软弱,担当我们的疾病。」(太8:17) 「基督既为我们受(原文是成)了咒诅,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;因为经上记着: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。」(加3:13) 可见病得医治是伴随罪得赦免,医治确实是救恩的一部分。但这样怎么解释有些爱主的人不得医治呢?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形容:救恩就像神给我们的一组礼物,其中的主体可以打开即用,配件却须先激活(activate)才能启用,甚至对某些人而言,这些配件可能只是备而不用。礼物的主体就是灵魂得救,附属的配件是病得医治和脱离咒诅,后两者需要我们去宣告(激活),使神的logos变成rhema,才会产生功效;对某些人而言,神甚至会留下疾病不医,是因祂有更好的计画(医病和神的个别计画不相容)。不论如何,这些主体和配件都属同一package。
有些疾病会因着我们认罪(雅5:16)或饶恕人(太18:34-35),就得着医治;有些疾病是防止我们骄傲自大,可能会伴随一生;有些疾病是试验我们的信心(路18:1-8),我们当坚定相信、宣告神的医治,直到医治临到。每个人状况不同,最要紧的是自己要从神得着启示(话),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。所以我们要与神保持活泼的沟通,万事才能为我们效力,使我们得益处。 |